文/冯今松
肖安民先生的画作,好似一泓山泉,吐珠纳玉,潺潺细语,吟咏出首首诗话,清新而平实,缘情而绮丽。或满塘藕花连天碧,或两色真菊送秋来,或翠叶捧华伴仙果,或千枝挂珠意别裁。每幅给人一片天地,每幅给人一重境界。这些作品是乡情、才识、励志、及其人格力量的重叠与交融。正是一纸春秋万般好。
他自幼喜画习画,早年就是我省有名的青年业余画家,时有人物画作品入选省、市各级美展,相见于相关报刊。继之专攻花鸟,兼习山水、书法,使之打下充实而全面的水墨画基础。他几十年如一日,坚持业余画画不辍,执着格物,执着绘事及画理、画法。刘勰谓:“积学以储宝,酌理以富才”,肖君今日之随意挥洒,谋篇出章,新意自出,不正是由此而来么!
“下垂的,如柳,在楚人眼中,恰恰正向上升,江岸因而是卷云,而向天展翼之鸟.正朝河面上闪动的灵光冲去。”(陈瑞献语)肖氏生长于三楚故都,楚文化的影响所及,有得天独厚之便而留韵于笔墨之间。楚艺之铸魂造识,更成就了他中国画的新观念及创新意识。如传统花鸟画折枝论,主张“以少少许胜许许多”。他则“以多多许别少少许”,顿使花鸟画的艺术形象发生新变化。如画荷,画中满纸莲叶莲花,其余俱无,“荷塘岸边是家乡”的意境呼之欲出。诸多类似的作品深得花鸟画的真谛,并具山水画之风韵,自成一格,不同凡响。又如画水果,他分解对象的色彩元素,重组笔法,将红绿混然的鲜果,画为一边怡红,一边快绿,甚是别致、鲜活、明丽,格外逗人喜爱。肖君的画,一画一个新感觉,留给知者细品嚼。是文就不必细说了。
中国写意画画史,可说就是部文人画史。文人与画,是中国绘画发展史上的多彩篇章。由于科举制,学而优则仕,从政兼画者,为数甚多,且有些人在画坛显赫一时,成为千古名家,如唐之右丞王维,宋之文忠公苏东坡,清之父母官郑板桥等。中国画特有的这种历史文化现象,成因颇多,而天人合一、以意成画、气韵生动、骨法用笔的审美念观,则是很重要的。“合则双美”。二石相击而取火,人人皆知。文人画之谓“画中有诗,诗中有画”,不就是诗与画、画与诗之碰击么!闪光所致,画也好,诗也好,是为“双美”了。一以贯之,一理承之。肖氏的画,也正是承接并弘扬了中国文人画的传统,并变野逸为生意盎然,成就欣欣向上的画品。人品好,画品自高,画品是从人品中流出来的。预祝他有更新更美的图画问世行世。
本文作者冯今松(1934年一2010年),湖北省美术院原院长,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员会委员,国家画院院委。